女兒大概從兩歲多起,就很在意輸贏。
正確來講,是很想贏,不喜歡輸。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利用這一點,促使她去完成她該做的事,像是,飯前洗手、睡前刷牙、收玩具等。
「看誰第一個把手洗乾淨!」
「誰要當第一名洗澡的人?」
每當聽到這些話,女兒就會趕緊動起來,去把大人要求的事做好,比起不斷催促還有效。然而,她這好勝不服輸的個性,也常反應在玩遊戲上頭。
—
規則一改再改,總是對自己有利
有一次,太太買了一套傳接球的玩具組,兩人一組,互相接傳,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在室內也能活動,不一定要出門。
女兒覺得很新鮮,遊戲才剛開始,她就說要比賽。我問,怎麼比?
「接到球就得分,看誰先得十分!」
遊戲開始,女兒邊傳球、邊計分:
「我接到了,我得一分,耶!」
「我接到了,我又一分,耶!」
每接到一球,她就幫自己加上一分,開心不已,我也為她歡呼。突然,某一球,她漏接了。我說:「沒關係,再接再勵!」女兒卻皺起眉頭、嘟起嘴,說:「不算,這一球你犯規,你不能丟這麼高!」
「我沒有丟很高呀!」我覺得有些冤枉。
「是你犯規!」女兒很堅持,我只好讓她,這一球不算。
「你又犯規!」接下來,又有好幾次,她沒能接住球,卻指控我犯規,這一次又不算!
「我有好好丟喔!是你自己沒接好,不能說我犯規呀!」我有些不開心。
「你有、你有,你犯規!」她有些激動。
我知道她好勝,先不和她爭辯,盡量丟出能讓她容易接住的球。玩到一半,當他把球傳給我後,大聲說:「我得分了,耶!」
「咦!是我接到球,應該是我得分,怎麼是你得分呢?」
「現在是丟球的人得分!」
「喔喔喔!這樣子呀!」我順著他,改成丟球的人得分。之後,她又屢次更改得分規定,一下子是丟球的人得分,一下子又變成接球的人得分。當然,遊戲規則總是對他有益。
—
無法遵守遊戲規則的後果是……
我停下來,前去告訴她:「遊戲規則是事先訂好的,大家一起遵守。如果規則可以變來變去,遊戲就不好玩了!」
「我們先把遊戲規則確定好,然後就不要再更動了,好嗎?」
女兒點點頭,看似聽進去了。再度開玩後,又開始更改玩法。這次我嚴肅起來,直接告訴她:「我發現你一直更改戲規則,我很不喜歡,這樣我玩不下去了!」
我其實可以順著他,反正他只是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玩遊戲沒有既定規則的概念是正常的。然而,我也想讓她知道,如果要遊戲順暢進行,特別是計分競賽的遊戲,就得兼顧公平性,遵守規則是必須的。
遊戲規則若時常更改,而且都是更改成對自己有利,那麼,別人肯定不會想繼續和你玩下去。於是我告訴她,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要繼續玩了。
—
體驗到贏,也要經歷到輸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我和太太教女兒玩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我們當然也會放水,不是故意沒拍到,就是不小心拍錯,收了很多牌,讓女兒能最快把牌出光,得到第一。
這個遊戲不但刺激,也能訓練孩子辨認數字的能力。
當然有時候,大人也會太「入戲」,一時出手太快,女兒卻來不及反應,必須收下一堆牌。這時候,女兒便開始耍賴:「不算、不算!」,然後用手把眼前的牌給推開。一開始,我們會順著她,多次之後,太太便溫和地告訴她:
「沒拍到就收牌,這是遊戲規則,大家都要遵守。如果你不能接受,那麼我們就不要玩囉!」
「我也是,不想玩了!」我點點頭附和。
「為什麼?」女兒不解。
「你看,爸爸媽媽也常常沒拍到,也要收牌,如果最後輸了,也很開心。為什麼?因為,只要大家能一起玩遊戲,就是很開心的事呀!」
女兒似乎有些明白,但仍不甘心地收下眼前的一堆牌。當孩子願意面對並承擔失敗時,當然要予以鼓勵:「你願意遵守遊戲規則,繼續玩下去,而且沒有因此發脾氣或耍賴,這是很有風度的喔!」
—
別剝奪孩子面對失敗的機會
學齡前階段的幼童之間,常常會玩些自創的遊戲。你若認真觀察,他們的遊戲規則時常浮動,這不但正常,也常是創造力的展現。而玩伴間彼此也能自行協調如何進行遊戲,只要不發生爭執,大人可以不需過度介入。
慢慢地,孩子必須學習遵守遊戲規則,若涉及到比賽,就會有輸贏。沒有人喜歡輸,大人小孩都是如此。因此,大人常會放水給孩子贏,討孩子開心。只是,若孩子永遠都是贏家,他將無法體驗到輸,難以接受不是第一,也沒機會從失敗中學習。
想要「贏過別人」並沒有錯,這是一個人爭取成就的動力來源。但如果過度在乎「非贏不可」,這樣的人將會無法面對失敗,或者「輸不起」。最後,當發現自己贏面小的時候,就傾向放棄挑戰了。
孩子的遊戲,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我們需要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到成就感,同時也要教導孩子,爭取勝利的同時,也要欣然面對失敗。因為,真實的世界就是如此,有輸有贏。
當孩子贏的時候,請恭喜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與用心。當孩子輸的時候,請安慰孩子,接住孩子的情緒,並肯定孩子願意接受挑戰;接著,再與孩子討論,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
別剝奪了孩子練習面對失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