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

允許自己由內而外、有意識地放鬆

我們需要有意識地覺察此刻自己的內在,也就是「刻意」;因為刻意,才有可能打破原有的慣性,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建立能自我安頓的新行為模式。展誥寫的《刻意放鬆》這本書,我相當期待。整本書就是要引領你進入內心平靜的境界,而做法就是帶著意識(也就是「刻意」)去觀察、照顧與安頓自己的身體、心理與生活。在每一個片刻,安住當下,那瞬間,你就能感受到平靜。

「老師會很兇嗎?會打人嗎?」當孩子對學校師長感到擔心時

孩子不可能每次都遇到溫暖、和藹又親切的老師;而且,一個再溫柔的老師,也會有板起臉孔、糾正學生的時候。孩子未來還是得面對不同樣貌的人,他需要學會適應不同教師的帶班風格,也得懂得如何與不一樣的老師相處。更重要的是,別因為與某個老師不對盤,就否定了他所教授的科目或內容。

孩子的「我的最愛排行榜」

明明,我對孩子的付出也不少,參與育兒絕不馬虎。甚至,孩子初生的頭三年,幾乎都是由我陪睡、哄睡,照理說,應該和我親暱得不得了。怎麼才一晃眼,孩子就把我當仇人?其實,幼兒大概在二至六歲時,常會「偏愛」雙親之一,特別是偏愛媽媽,這是相當正常的。

為生活找到主導權,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給我一點耍廢的勇氣》這本書,在我看來,「耍廢」的用意,其實是有意識地為自己爭取一些生活上的主導權。當你感受到,自己其實有機會支配自己的生活時,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會比較有希望感。

打造鋼鐵意志前,先擁抱內心脆弱

真正的堅強,是在追求自我突破的同時,也有著自知之明;不是一味地咬牙苦撐,更懂得使用策略因應困境。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直視內心的恐懼與不安的勇氣,承認自己的限制、擁抱自己的脆弱;進而使自己保持冷靜沉著,面對眼前的種種挑戰。

在柳林風聲中,聽見內在自我的獨白

你的身邊也有老獾、河鼠、鼴鼠、蛤蟆這四個角色嗎?或者,你的內心裡,就住著這四個動物。當他們之間意見不合、互有拉扯時,他們會如何對話呢?他們是互相攻擊、遺棄彼此,還是不斷溝通、尋求共識?

「婚姻好朋友」的啟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虛構的幻象中,尋求離苦得樂

如果,有一個隨身攜帶的工具,可以有效地改變你的感官經驗,讓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畫面,只聽到你想聽到的聲音,只接觸到你喜歡的感覺,你是否想要試試呢?

真實面對關係中可能「不被需要」的失落

不論婚姻、家庭或職場,或者任何人際關係,都難免經歷變動與轉折。不同時期,每個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會不同。你不能期待一直透過一樣的付出,獲得相同的回報;更不能期待,別人要永遠像過去那般依賴你。

最新文章

Google search engine

熱門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