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現在是晚上八點多,你又加班了。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一進門,看見孩子正躺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你向孩子打了聲招呼,問他吃飯了沒?澡洗了嗎?功課做了嗎?
孩子發出「嗯」的一聲回應。你皺起眉頭:「『嗯』是有還是沒有?爸爸在跟你說話呢!」你的聲量提高了一些。孩子繼續盯著電視,心不在焉。
「有啦、有啦!等一下就會去了啦!」
一陣無名怒火從胸中燃起,胃腸攪動,你扯開嗓門,大聲怒吼:「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跟你講話也不好好講,只顧著看電視,到底有沒有把你爸放在眼裡呀!」
「還有,都八點多了,一直看電視,還不趕快去唸書!每天都這樣,愛玩打混,功課一塌糊塗,到底怎麼搞的……」你繼續噴火。
啪的一聲,孩子放下電視遙控器,走進房裡,關起房門。
你愣住了!回想方才與孩子互動的片刻,你知道你的情緒失控,口出惡言、辱罵孩子,你有些後悔,罪惡感慢慢浮現:「我怎麼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呢?」
最近,你正努力學習當個「不對孩子怒吼的父母」。
—
被傷得最深的,往往是我們最愛的家人
這是每個努力自我成長,亟欲改善親子關係的家長,常會遇到的。不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事實上你已經夠努力了。
只是,當我們的身心狀態處於臨界失控的邊緣時,常會因為一點點微小的刺激,就使我們情緒大暴走。也就是,常常,我們的現狀與情緒失控之間,就只差臨門一腳的距離,但我們不一定能察覺得到。而那些微小的刺激,常常是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的某些行為、話語或態度,輕輕一戳,火山就噴發了。
許多父親,在外溫文儒雅、親切近人,回到家裡,與孩子說不到兩句話,便怒火中燒,露出魔鬼般的猙獰面貌,自己照鏡子都會嚇到;還有些母親,面對孩子不聽話、鬧脾氣,仍可以耐得住性子,但另一半在一旁碎念時,就要暴走了。
於是,情緒失控最常發生在家庭中,伴侶之間、親子之間,以及與長輩互動時。然而,是什麼讓我們不自覺地時常處在情緒失控的邊緣呢?
—
日常生活壓力把人推往情緒失控的一端
許多人,帶著平穩的身心狀態開啟一天的活動,但日常生活中的零碎瑣事——忙不完工作行程、無趣又耗力的人際互動、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失序的突發狀況等,正慢慢地把一個人推到情緒失控的邊緣。
只是,你知道你還沒有失控,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還承受得住。
不只這些!還有一些需要長期面對又無法立刻解決的生活壓力,如婚姻危機、親子衝突、家人身體病痛、經濟困難……等,還有對生活環境中的污染、交通、治安、政治等亂象的擔憂與不滿,惱人的問題層層堆疊,也把我們持續推向情緒失控的那一端。
對!你覺得還可以承受,直到有人使出臨門一腳,碰的一聲射門成功,我們失控了!而那通常是你忙了一整天,身心俱疲地回到家裡,與家人互動時會發生的事情。
—
成長經驗讓人不自主地用慣性模式應對憤怒
另一個情緒暴走的來源,是我們的成長經驗。
從小到大在原生家庭中,與父母及手足的互動時,當你遭遇挫敗或生氣時,是否習慣透過怒吼喝叱的激烈途徑來表達情緒,而能收到一些效果?或者,家中的長輩,是否有人常在不順心或孩子不聽話時,高聲辱罵甚至暴力相向,而你不知不覺地學習到了這樣的情緒應對模式?
新仇加舊恨,面對家人,我們有著矛盾的情感;而當一整天心神耗盡時,便可能把滿肚子的委屈、苦悶,以及壓抑已久的憤怒,全都倒在家人身上。於是,我們總是傷害著我們最愛的人,卻又後悔不已。
你自許成為情緒穩定的家長,一旦破功了,可能會自暴自棄地告訴自己:「情緒控管根本沒有用,我做不到!」,於是,更放任自己高漲的情緒橫流。另一種可能是,情緒失控過後,內心升起一股自責與懊惱:「我怎麼就是做不到?」,這又成了新的壓力源,讓你持續處在情緒失控的邊緣。
—
停下來,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一旦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問題,就要學習去辨認出,反覆發生在自己及家人身上的情緒失控模式,並在當下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
辨認自己身心狀態的最好途徑,就是透過覺察自己的生理反應,包括呼吸、心跳、肌肉、體溫以及本體的感受等(註)。你會知道,即將失控時,身體上的感覺和平穩寧靜時是不一樣的。練習讓身體成為提醒你身心狀態的訊號源,感受到它們,並且聽見他們傳遞出來的聲音。
再來,就是改變慣性,亦即,做點不同的事情,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去阻斷這一系列自動化的情緒反應模式。例如,你明知道每天回到家,看到孩子看電視或滑手機,會上演怒吼的戲碼。那麼,你可以選擇進家門後,直接去洗澡,或者做點能讓自己放鬆心情的事情,再回頭與孩子互動。將既有的程序調整一下,或許,就能避免再一次情緒失控的災難了。
—
神隊友及時補位,扮演情緒救援的角色
最後,承認吧!你很難不暴走。於是,面對家庭問題,打團體戰才是上策。當另一半已經面紅耳赤、額頭爆青筋時,你是否閒在一旁看好戲呢?
當你發現另一半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就快要情緒失控了,請溫柔地過去帶他到一旁休息,由你來接著處理;而當你發現自己快要崩潰時,請立刻退出與孩子的互動,請另一半接手。
這就是互相補位的概念。
雙親要成為彼此的神隊友,指責與糾正是最不需要的;取而代之,是溫暖的關懷,以及充滿愛的眼神交流。
(本文收錄於《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一書中)
—
註:關於如何透過身體感覺覺察情緒反應,請參閱我的另一本著作《此人進廠維修中:讓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心靈》(2016,究竟出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