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自我覺察
人類心理
當下的覺察,讓你獲得再次選擇的機會
覺察就是「知道自己怎麼了」,涉及了「刻意」及「留意」的過程。「刻意」意味著,覺察需要花費力氣,有意識地去注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好讓自己的慣性反應停下來。「留意」指的是,你得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某些焦點上,例如身體感覺、情緒感受、思緒念頭、環境刺激,或者反覆出現的行為模式等。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8 10 月, 2024
親職教養
即使孩子渾身帶刺,也要用愛溫柔擁抱
我們要做的,不是拔除孩子身上的每一根尖刺,而是設法軟化它們。最好的軟化劑,就是「愛」。如何去愛?具體的表現便是理解、接納、允許、包容、肯定與欣賞等。如此,你才有可能更靠近孩子,進而擁抱孩子,讓彼此都感到溫暖。一個不小心,你更會發現,真正渾身帶刺的,其實是身為家長的我們。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2 8 月, 2024
Uncategorized
不是「做不到」,而是「還沒做到」
女兒的才藝課老師,提到班上比較特殊的孩子,不會說他「很會分心」,而是說他「還在學習如何更專心」;不會說他「很愛干擾秩序」,而是說他「還在學習如何遵守遊戲規則」。而對我女兒,老師則是說:「你還在學習如何更大方一點。」這樣的表達方式,正在傳遞一分信念:「你不是做不到,而是還沒學會。」這便是成長型思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5 6 月, 2024
心理助人
走在改過自新的路上,其實困難重重
不論對自己或對他人,想要變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唯有人與人之間深深的接納與信任,能夠真正療癒一個人內心的孤單、挫折、怨懟、委屈及憤怒。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 6 月, 2024
人類心理
掌握四步驟,做好向上溝通
關於向上溝通,請記得,理解是溝通的關鍵。長輩或師長通常最在乎的就是態度,也就是,他們希望被尊重。於是,你需要帶著誠懇的態度,透過找對時機、陳述事實、關注情感、表達訴求四個步驟與對方互動。而溝通通常不會一次就成功,尤其是面對自己父母,拉長戰線,累積成果取得他們的信任。而最後,如果父母就是不願意支持,你也得接受。試著去理解他們的想法與苦衷,理解能幫助你接納現狀,依然帶著夢想前行。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1 5 月, 2024
人類心理
讓放鬆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從小到大,我們經歷了大量事件,引發我們種種的情緒反應。那些緊張、恐懼、內疚、失落、挫敗等負面情緒,常常讓我們的身體緊繃;如果我們又習慣壓抑情緒,身體需要動員更大的力氣去擺平那些不舒服的情緒感受,經常過度用力,反而讓身體的某些部位長期緊繃。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4 5 月, 2024
親職教養
孩子會怎麼回應你,取決於你如何與他互動
不倒翁育兒法的核心精神,就是與孩子進行積極正向的對話,讓孩子感到被接納與被肯定;而非說些消極否定的話語,讓孩子感到無力挫敗甚至自我放棄。特別是,面對多愁善感或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的孩子,《媽媽的說話練習2》書中,依然有許多具體的回應例句,讓讀者好懂易上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 5 月, 2024
親職教養
說溫暖尊重的話語好難,所以需要不斷練習
學習任何親子溝通技巧,都不該是要控制孩子;而是讓孩子感到溫暖、安心、尊重與自信。在這樣的基礎下,孩子自然會成長蛻變,走在健康正向的路上。孩子那些大大小小磨人之處,都會過去的。你會發現,當孩子長大之後,能和你自在相處,每天能展露笑容,這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0 3 月, 2024
1
2
3
...
7
7的2頁
最新文章
為什麼你我身邊的i人變得越來越多?
11 9 月, 2025
〈成年子女系列03〉為什麼父母總能踩中我們的痛點?
9 9 月, 2025
〈成年子女系列02〉為什麼總是忍不住對父母回嘴?
3 9 月, 2025
壓抑情緒不行嗎?關鍵是……
28 8 月, 2025
〈成年子女系列01〉為什麼父母特別容易勾動我們的情緒?
22 8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人類心理
126
親職教養
122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